近年来,南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“黔进先锋 贵在行动”为总载体,围绕基层基础“强双基”,深入实施“筑固工程”,扎实推进“五个一”行动,探索以“三四五”工作法实施区域化党建,推进区域内各类组织共驻共建、互联互动,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,构建区域统筹、条块协同、上下联动、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。
织密组织体系,战斗堡垒更稳更强
为改变基层治理主体单一、服务资源匮乏现状,破解“小马拉大车”困境。南明区引导各类基层党组织围绕“决策参谋、统筹资源、评价建议”等职能,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,推进辖区各类组织区域融合、多方联动,充分释放各单位党建“外溢”效应。一是创新载体,打造联动平台。完善“三级联动”机制,以行业党委、乡(街道)党(工)委、村(社区)党组织为轴心,按照“地域相近、治理相关、行业相连”的原则,联合辖区内公共户单位建立“区域联结型、治理发展型、领域关联型”三型党建联席会,创新资源共享和联系沟通的党建平台。二是统筹协调,汇聚治理力量。深入实施街道、社区兼职委员制度,分别按照“1+N”(1指的是辖区派出所所长,N指的是辖区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企业的党员负责人)和“3+N”(3指的是社区党员民警、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的党员负责人,N指的是驻地单位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党员志愿者等)的原则,选聘街道兼职委员49名、社区兼职委员292名,发挥兼职委员特长优势和所在单位力量资源推进辖区治理、提升民生服务。三是按需分配,精准对接服务。根据街道社区特点难点,统筹11家省直机关、20家市直机关、379个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“两新”组织党组织,7298名党员下沉到社区开展“双报到双服务”,实行“报到接收——接单到岗——精准服务——评价反馈”闭环管理,推动各级各类优势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、聚拢,扩大区域化党建“朋友圈”。
目前,南明区共吸纳7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区域联结型党建联席会21个、治理发展型党建联席会115个、领域关联型党建联席会5个,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268次,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区域统筹能力,推动区域联动发展。
下沉资源力量,服务群众有力有为
坚持建强用好街道社区“党建联席会”机制,认真执行落实好“需求、资源、项目、评价”四张清单,构建信息互通、多方共赢的“一盘棋”格局,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一是动态摸排,找准服务需求。以社区民意为基础,依托“三项会议”(党建联系会、居民议事会、楼栋(小区、院落)共治会)机制,分群体深入摸排“需求清单”,开展党情、社情、民情大调研,搭建微信群、QQ群等线上“说事”平台,收集居民矛盾纠纷调解、环境卫生整治等急难愁盼诉求2000余条。二是信息互通,促进优势互补。针对区域内党的建设、基层治理等重点问题,梳理党建联席成员单位提供的党建、人力、物力、场地等服务资源,整理党建群建、综治维稳、技能培训、助老扶弱、文化体育、公共卫生等8类“资源清单”向基层共享。三是精准配比,推进项目落地。聚焦党建工作的“难点”、基层治理的“痛点”、群众关注的“热点”、共建双方的“需求点”,建立清单化供需对接机制,全面梳理、精准匹配,明确服务内容、服务标准、服务时限,完善共商“项目清单”,推进1500余项服务项目落地实施。四是闭环反馈,精准评价到位。强化属地党组织领导和群众监督功能,结合区域化党建项目推进成效、“双报到”活动开展、参与共建共治等情况对党建联席成员单位闭环反馈“评价清单”,以“问题解没解决、群众满不满意”倒推党建联席成员单位履职。
南明区完善“需求、资源、项目、评价”四张清单,摸排“需求清单”2000余项、梳理“资源清单”800余项、形成“项目清单”1500余项,提升组织运营效率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推进项目实施。
优化共建举措,基层治理见行见效
深入实施“组织共建、难事共商、资源共享、活动共联、成效共评”五项措施,推动主题一起定、效果大家评、成果大家享,促进区域内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优化组合,扩大和延伸党组织工作覆盖范围。一是组织共建,搭建互动桥梁。以“项目清单”为纽带,将区域内各类党组织、群团组织、社会组织纳入到大党建格局,签订共建协议,联合开展党组织生活、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,突破以往“援助式”的传统型“共建”关系,推动党建资源跨行业、跨领域、跨区域融合。二是难事共商,构建协调机制。构建“有事多商量、有事好商量、有事会商量”协商机制,不断思想融合、碰撞、比对,深度挖掘诉求热点、问题难点的规律特征,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,为基层党组织和居民群众解难题、惠民生。三是资源共享,优化服务内容。聚焦群众需求、链接辖区资源,在组织建设互促、党员干部互动、党建载体互用、结对帮扶互助等方面开展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合作,下沉优质服务资源到社区、院落、楼栋,造福居民群众。四是活动共联,打造区域融合。每年度拟定活动计划清单,按照“大型活动一起办、党建活动轮流办”的原则,党建联席成员单位实行“轮值”制度,策划并组织实施党建联建、技能培训、环境整治、文化体育等活动300余场。五是成效共评,提升共建水平。赋予党建联席会牵头单位考核评价权,“要不要”让群众定、“要什么”让群众选、“怎么做”让群众提,“满不满意”让群众评。在年终述职会组织社区党组织、居民代表对本年度共建单位开展服务项目进行评议,营造各成员单位党组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。
信息来源:贵阳市委组织部
一审(撰稿人):熊燕
二审:张艳平
三审:胡波
编辑:王悦